统了多少年?就敢自以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了?”
正如唐诗翻新于诗经,汉赋翻新于楚辞,这世上可曾有过永远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说传统的就是永远不需要变的,就是完美无暇的,那么我们现在应该还在写诗经和楚辞。
有些东西要变,载体和形式、文风和内容要变。但有些东西却又永远不能变,这个东西就是文学的本质。这个东西,自文学产生就一直没有变过。它是感染力,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是美。
三国、水浒、西游记,就是当时的市井文学,就是当时的通俗文学,是人民大众所喜欢的,大学士们的这个集、那个注,除了在图书馆里束之高阁,你还在哪里看得到,它的生命力在哪里?
当然,这里说的是,如果是学术文章,那种价值不是以读者多寡来决定的,另当别论。就是,它是给人欣赏给人看的。
一些传统文学创作者,恰恰是坚持了旧的形式,却抛弃了文学的本质,这个本质,从文学以政治挂帅开始就被一些人抛弃了,到现在都没捡回来。
时至今日,春秋时期的“蒹葭(家)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两千多年前的“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