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来自星星的你,实在没有共同语言。
他都没问你写的是什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好不好看。张嘴问的就是深刻的思想、深刻的人性。吴承恩写了本《西游记》,蒲松龄写了本《聊斋》,告诉朋友说我刚写了本,对方如果马上给他来这么一句的话,这种思维正不正常?
吴承恩也好,蒲松龄也罢,提笔之初谁不是想写一个好看的故事,而是先立下一个宏大的主题,然后再去拼凑故事给这个主题?
吴承恩的西游记,在他之前已经有很多民间故事了,他是把历代不断完善增加的传说综合在一起加工创造的;三国演义也是、水浒传同样如是。蒲松龄的聊斋就是采访老百姓知道的民间故事加工而成。
那些口口相传,靠人民大众集体加工不断完善出来的故事,你说这一代代人他们在传播创作的时候想的是要赋予作品什么深刻的主题?它得以流传难道靠的这个?
这些主题都是后人赋予的,创作者最初的目的只有一个:写出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物,只要不是三观不正的,自然而然就具备了这些你想赋予的东西。
《飘》是一部精彩的爱情故事,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与之相伴的还有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反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