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的新儒学研究归於沉寂,海外新儒学亦甚少成绩。
大革命结束以后是新儒学的恢復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尚在进行之中。恢復阶段的主要特徵是过去的一些新儒学著作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学术界开始反思和讨论新儒学的功过利弊。
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遵守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
社会成员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所以儒学是一种超越社会形态和阶级形态的社会统治方略和社会管理学说。
儒学在歷史上曾经作為中国封建社会某些诸侯国在某些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又是中国整个帝制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史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仁和礼的关係是仁礼一体。不讲仁只讲礼,礼就不会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就会遭到反对;不讲礼只讲仁,社会成员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
所以仁和礼是不可分的。社会发展会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变化,礼的一些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予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