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天马行空四部曲 >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哲学家不同于哲人,两种概念
於〈胡适文存〉》,予以批评,最初登于同学陆啸钊编的《大学杂志》,后删去一部分,改投雷震办的《自由中国》,在该刊1957年3月1日出版的十六卷五期发表,改题为《〈从读胡适文存〉说起》。
    《陈之藩与胡适为忘年之交,赴美留学得到胡适赞助。致胡适信件收入《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
    胡适既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又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他还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1962年,蒋介石手书挽联对此高度概括,云: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在50年代至70年的「极左」时期的中国大陆是个受到官方批判的人物,尤其是「极左」的史达林主义学者的攻击对象,其时的中国大陆的教材曾一度否定他的政治思想。
    50年代初,曾对胡适展开大规模的批判运动。文之革结束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都倾向於肯定他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且,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也被选入大陆全日制语文教育初中课本;在大陆的报刊杂志中,亦屡见有追念胡适先生精神的文章。
    在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中,被称为「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而胡适自我定位是:「有时我自称为历史家;有时又称为思想史家。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