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等语,由是指导、教化人民生活合理化,所以后来孔子称讚文王:「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周文王将伏羲氏的八卦哲学,进一步落实到民生日用上。
孔子赞易:文王后五百餘年有孔子,孔子生於春秋之末。孔子继承伏羲、文王之绪,更对易经哲学宏扬开创,他作十翼以解释文王的六十四卦及卦、爻辞,摒除筮术占断的神道气氛,纯粹以哲学思想说明吉凶之故,从此易经成為纯粹哲学思想之书。
孔子的十翼,乃十篇文字,后人称為易传,文王的六十四卦象及卦、爻辞,则称易经。孔子的最大页献是完成了易经哲学的庞大思想体系,在此体系中,宇宙、万物,与人类都纳入一大法则的「道」中,而人类以其天赋灵智,首出庶物,提高精神生活,追求道德,為人类未来展开一条光明大道。
孔子的宏扬易学,為易经哲学发展史中的最高成就,史称「孔子赞易」。
伏羲氏、周文王,与孔子被称為「易学三圣」。
两汉象数易学:孔子以后,易学衰微,至西汉初年,田何授易,乃又復兴。唯西汉数术、灾异之学盛行,易经哲学受此影响,乃与数术之学合流,致其用於占断灾异,世称為「象数易」。
西汉易风,大体在宣帝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