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2009年,获颁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2011年,国立清华大学授予金庸名誉博士学位。
当年金庸与梁羽生订下武侠之约时,曾想过笔名的问题。后来决定把自己名字的「镛」字一分为二(金庸於2007年出版的《金庸散文》中亦有提到),成为「金庸」。这就成为了他的笔名。
金庸的作品以为主,兼有政论、散文等。自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开始至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他共创作了十五部长、中、短篇。
长篇几乎每隔十年就会掀起一股热潮。最早期金庸热是从港澳开始,接着延烧到台湾,其后是在中国大陆造成影响,可说金庸热潮燃烧至整个华语圈。
近年来金庸作品也被翻译成日文等其他文字,热潮风靡东亚。
金庸之间经常有所关系,除了射鵰三部曲、天龙八部与笑傲江湖外,碧血剑与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与飞狐外传皆有关联。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15本中的14本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970年的《越女剑》未入对联内。
作品初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