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彊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李斯《諌逐客书》节录。
韩非出身韩国公族,有口吃的毛病,与李斯都是战国著名思想家荀子的学生,李斯自觉才学不如韩非,他们都信奉「性恶论」,认為人的思想容易受到环境左右。
自商鞅变法后使秦国强大后,秦国的统治阶级便相当重视法家思想,并用之作為治国方针。另一方面,韩非自荀子处学成归来后,多次上书韩王,但不為所用,於是写下《五蠹》、《孤愤》、《显学》、《难言》等著作。
韩非的著作流传到秦国后,嬴政相当欣赏其所阐述的治国思想,当从李斯口中得知作者為韩非后,即以战争作要胁,逼韩王命韩非出使秦国。
公元前233年(秦王政14年),韩非出使秦国,受到嬴政的欣赏,準备加以重用,李斯与姚贾怕嬴政重用韩非,私下诬陷韩非,说韩非是韩国宗室公子,必定不会效忠秦国,既然不能為嬴政所用,那就是一个祸患,劝嬴政把韩非禁錮在云阳,嬴政深以為然。
不过李姚两人害怕嬴政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