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着作《独断》一书中,指古时并没有祭拜坟墓的风俗,因为当时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仍永远存在宇宙间,所以并不将灵魂脱离后的遗体视为祭拜的对象。对死者的祭拜是在「宗庙」内举行,直到秦始皇将「寝」从宗庙脱离,改置在陵墓旁,世人才有在陵墓外祭拜的风俗。汉承秦制,也在陵墓旁安置寝殿,还准备了让死者生活舒适的各式各样设备。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嬴政自从登基为王开始,便已着手在骊山营造陵墓,统一天下后,即徵召天下罪犯为他营造帝陵。凿穿三泉,以铜制外椁(棺),墓内设计有如宫中一样,表现出百官就位的模样,至於绝品器皿及珍禽异兽等也从宫中移至墓室。墓室内点燃着以人鱼油脂制成的蜡烛,祈愿其永远明亮不灭。
为了防止盗墓者进入,秦始皇下令工匠在墓室中装设可自动发射的弩弓,并以水银模拟天下河川及大海,以机关使之流动,如真实世界一样。
据推断,由於水银易挥发的特性,在墓室内注入水银,弥漫的水银蒸气不但可令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水银蒸气具剧毒,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除此以外,《史记秦始皇本纪》亦记载秦二世命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