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并进,企图一举攻下百越全境。
不过兵力的增加,再加上越人反抗,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不断袭扰秦军勉强维持的补给线,令秦军几乎陷於崩溃,因此秦始皇下令使监禄(即史禄)负责转运粮饷。
为了支持长期战争的物资消耗,史禄决定派遣士兵,开凿连接湘江与漓江之间的运河,后世称为灵渠,使中原和五岭以北地区之兵员和粮草,能通过水运进入百越地区。
由於开凿灵渠属於庞大工程,按当时技术条件,至少也得三至五年时间才能完成,故此战事陷入僵持。
「灵渠」的建成只是为战争提供较好的后勤保障,并不能保证最后的胜利。秦征南越统帅尉屠睢战死后,继任统帅尉任嚣,起初亦无良策对付越人之丛林战,最后才想出了军队屯垦和「以谪徙民,与越杂处」之持久战和移民同化的策略。
屯垦和移民战术是控制百越地区最有效的方法,但见效慢,至少须五六年时间才能初见成效。由於当时秦始皇已消灭六国,故有充分条件迁移关东六国的「新黔首」(即所谓「中县之民」)往百越地区「移民戍边」。
对於这些「新黔首」,秦始皇及秦国官吏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把他们留在百越地区,与「越人杂居」,对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