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加以井号(#)註明。莎士比亚与他人合作的剧本在下表中加以匕首号(?)註明。
1856年英国传道师慕维廉在中国翻译托马斯米尔纳《大英国志》,书中的Shakespere被翻译成「舌克斯毕」。
1902年梁啟超率先使用「莎士比亚」这个译名。1903年出版的《澥外奇谈》是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开始,这本书翻译了英国杰出的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和他的姊姊玛丽兰姆改编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十篇故事,《澥外奇谈》在「叙例」中这样谈:「是书原係诗体。经英儒兰卜行以散文,定名曰Tales From Shakespere兹选译其最佳者十章。名以今名。」。
1904年林紓与魏易出版了《吟边燕语》,书上写「原著者英国莎士比亚、翻译者闽县林紓仁和魏易、发行者商务印书馆」。《吟边燕语》是翻译自兰姆姊弟(Charles and Mary Lamb)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林紓在《吟边燕语》序中说「夜中余闲,巍君偶举莎士比笔记一二则,余就灯起草,积二十日书成。」其中《威尼斯商人》被译成《肉券》,《哈姆雷特》被译為《鬼沼》。
郭沫若说林紓翻译的莎士比亚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