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天马行空四部曲 >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古文运动的响应者。
    其他如白居易為应科考而拟作的赋、《百道判》,曾是当时士子争相模拟的对象,他的《策林》也是為了应科考而作,金朝时徒单鎰翻译《策林》為女真文字,是最早译為女真文字的汉人典籍之一。
    人物形象、人生哲学─白居易在《与元九书》里,描述他的人生哲学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认為应当坚守自己的理想,以等待适当时机到来。
    当时机来临时,就要努力实践自己的理想,反映在诗文上,就是「讽諭诗」的创作;时机没有来临,就好好修养自己,反映在诗文上,就是知足保和的「閒适诗」的创作。
    白居易的个人修养,可用「知足」二字概括。陈寅恪认為白居易的「知足」思想,是源於老子「知足不辱」的想法。
    白居易的知足思想也常表现在诗文之中,例如当他担任校书郎时「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餘」,其后官职调动而调整俸禄时,白居易也多有诗文记载,大多也都能反映其知足常乐之情,例如:任左拾遗「月惭諫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任太子宾客分司「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任太子少傅「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閒人」,退休(致仕)后领取半俸「全家遁此曾无闷,半俸资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