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任城王(曹彰),再要杀陈留王,我也不想活了。」曹丕仍以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将他贬為安乡侯。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曾有意重召叔父入朝,而曹植甚至也草拟好政略,却有朝臣警告魏明帝,曹植「素有壮志,一朝得嚐夙愿,恐难為臣」,因此终明帝一朝,曹植犹不得志。
太和六年(232年)二月,曹植被转封為陈王,是十一年内第三次被迫迁都,同年鬱闷而终,年仅四十一岁。
今中国北部山东省东阿县城南20公里处的鱼山西麓有曹植墓。
曹植是最早对司马氏家族专权提出警告的人。他对魏明帝大权旁落极為恐慌,上表告诫说:「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但是魏明帝正倚重司马懿以拒蜀汉北伐军的挑战,没有将叔父的忠言放在心上。
曹植作品百餘篇,绝大部分是五言诗,被后人收进《陈思王集》里;其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
无论古诗和乐府,曹植都很有成就,五言诗到曹植笔下而扩大其范围,无所不写。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曹植手中就明显具有文人诗面目。
曹植前期由於境遇顺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