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指梦境、仙境,或者指无所管束的理想境地。成语“怡然自得”即出自于这一典故。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虽然缺分苦些,幸而碰着这种上司,倒也相处甚安,怡然自得。”
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闲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疲而睡,所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
黄帝醒来后,觉得十分愉快而满足,于是把大臣天老、力牧和太山稽叫来,告诉他们说:“我安闲地在家中住了三个月,清除了心中的杂念,降服了形体的欲望,专心考虑能够保养身心和治理外物的方法,却仍然得不到这种方法。后来我因疲倦而睡觉,做了一个这样的梦。现在我才懂得最高的“道”是不能用主观的欲望去追求的。我明白了!我得到了!但却不能用语言来告诉你们。”
自答:说出来的“道”,不是不能说,是说了也不明不白。因為道是你的,你的道就是你的道,说了我也不会清楚,更不会拥有。如同这碗麵真香,真的好吃!说了你也吃不到,闻不到,只有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