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和生存比起来,那些东西可能就不太重要了,这在大顺表现的尤其明显,父亲易文静应该说的是这个道理吧。
这些话从一个从小饱读圣贤书,一天官吏都没当过的易文静口中说出来有些难,所以,易俊觉得更加尊敬自己的父亲。
这个逻辑或许有些混乱,但幸好的是,易俊远比同龄孩子成熟——至少比那些同时被罚出京城的叔叔伯伯家的孩子成熟,所以,他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只是,尽管这样,易俊也不想再让父亲说下去了,因为这接下来可能会引起父亲的伤悲,所以他开口打断了他:“父亲,说一说京城吧,您常说的学仕院、圣堂、大禅寺、圣女什么的,都是怎么回事?”
听儿子说起这些事情,易文静便立刻从那种隐隐想要显现的悲伤中挣脱出来,脸上露出了兴高彩烈的神色。
“学仕院是我大顺名流才俊云集的地方,是我大顺著名的王安神将所创,到现在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吧。不仅仅限于京都,全国的才子都会到学仕院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参加会试,如果你有幸考入学仕院,你就会知道那是一个多么名贵风雅的地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里面住着,即便是最阴沉灰暗的天气里,空气都是清新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