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那位脸色方正的先生才率先开口赞叹道:“好开阔的胸襟!”
“自古而来咏菊诗无外乎赞叹菊花之孤傲高洁或托以重阳佳节,这首诗……却是另辟蹊径,有如此胸襟!定非只识读书颂典的庸碌读书人可作!”
“有朝一日若我能做司掌花开花谢的花之神灵,那我定让普天之下的菊花和桃花一同在春天盛开……这等景愿,这等胸怀,这等豪气,这等思绪……实在是令人赞叹!”一位稍显年轻的先生拍手道。
这等豪气漫天的诗词,非胸中有江河者不能为,非身具热血者不能赏,此处的老年人尚还只是欣赏,而年轻人则是为其豪气而征服。
“这等好诗,今日诗会比试无出其右者!若论文采或许不及一些诗词,但若论情怀当属传世名篇!”
“没错!只是没想到接连一词一诗现世,实在是让人惊讶!这首诗和那首词当在沈城学子前三!”首座翰林定论道。
“只是,这一词一诗作者都是谁,却是让我看一看?”
“极是极是,快看看署名为何,是哪一位俊杰所作?”
说着众人便将目光看向那一诗一词的角落署名处,然后所有人的神色都愣住了。
“这……竟然无人署名?怎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