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别针或订书钉贴在展开的稿子上,一封封压好,便于编审人员。
一般来稿人都恨不得将自己的信息写的越丰富越好,但姚爱军没的可写。他的稿子上方别着的便签上,只有姚爱军和他的通讯地址。在一大堆的来稿中,显得格外醒目。
中年编辑之所以记住姚爱军的名字,并一眼就发现了他,是因为之前姚爱军的投稿也在他们编审团队内部造成了一场不小的争论。此时他颇有兴致的将姚爱军的稿子拣了出来。
“呵,这稿子分量很足啊!”他先浏览了下论文摘要,又往后翻到实验数据部分仔细看了看,再往前翻论文中提出的模型架构。
近十万字的稿件,在这个还没什么电子档的时代,姚爱军写到手软才写出这么厚厚一沓近两本稿纸的长篇报告。编审看起来自然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儿。
随着中年编辑往下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他被姚爱军的报告深深吸引住了。
“汪老师,大中午了,一起下去吃饭?”编审室的同事们叫他。
汪铭无意识的朝来人挥了挥手,他完全沉浸在了姚爱军的报告阐述中。国内的运动医学还在草创成型期,尚未成为外科学中的单独门类。虽然他们做学术期刊的人会接触到大量国外前沿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