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大赛时,的确会在打分上受到很多裁判员主观意识上的影响。
按照基本的情况来看,这个主观意识的波动,至少会在打分上造成05左右的差异影响。比如同样的一套109c,在同样的完成度下,知名度较高的选手可能裁判的给分就会上9分,而新晋选手的分值,普遍会在85或者8分。
这样的一个05,在难度系数较低的动作上,不会造成太大的分差。
随着比赛的进行,队员们的状态会逐渐下滑。精神的集中性和动作的稳定性都会下降,这些都是随着比赛的疲劳度和个人的兴奋度而变化的。
而姚爱军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的可怕。从陈康平关注到他的第一次少儿大赛开始,只要站在跳台上,姚爱军的状态就像脚尖钉死在板上一样,自始至终,纹丝不动。
所以陈康平才给他做了这样的排序安排。
姚爱军的最后一跳,难度系数38的109c是个满分有分的大动作。一个漂亮的19c哪怕裁判打分只有85也会会比一个90的107b的动作,在实得分上还要反超出132分。
这就是区别!
姚爱军切实贯彻了陈康平的思路。
第一跳的107b,这一跳姚爱军的表现完全游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