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均富贵,等贫贱。明王治下人康健!”周芷若口齿伶俐,音清悦耳,但这三句歌谣却念地慷慨豪迈。好似狂澜咆哮地震山摇。她话音刚落,广场上的一众豪杰已轰然叫了声好。
“明教纵有万般不是,明教座下的各路义军却各个都是英雄好汉。如今红巾军兵势威逼大都,我等在这个时候围剿明教,红巾军必然不能置之不理,这么一来岂不是帮着鞑子打汉人?”周芷若见空闻大师沉默不语只当他是未曾考虑周全,因而满脸诚挚地最后言道。“行侠仗义原是习武之人理所应为,然则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个人恩怨、门派相争终究比不得天下兴亡,未知空闻大师以为然否?”
周芷若倒不是真心为了当什么“大侠”。而是知道刘煜“据有巴蜀,发展内政,坐观天下,以待时机”的战略思想。所以才给少林戴大帽子。不希望他们联盟成功,以避免一种可能性——失去明教支持后的红巾军再无法牵制元军主力,以致元军调转大军攻打巴蜀之地!
刘煜虽然知道天道大势不可更改,但也想要再试探一下天道的底线,所以也没有阻止周芷若的说辞,任由她自由发挥。
空闻踌躇不语,广场上的一众豪杰尽皆沉默,却在此时空闻的身后有一名灰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