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期盼长靖真人快些离开,谁曾想,长靖真人一反常态,竟足不出帐。一连三日,半日独思,半日找他论道,兴致盎然,如痴如狂。
二人从如何立刑名,到怎样平民忿,再到返璞归真,重归于道,统统探讨一遍。
其实,刑名之论,在法家已经相当完备,只是法家刑名过于苛刻,“严而少恩”,导致民怨沸腾,在百家争鸣之初,失了民心,最终未能占有一州之地。后来,经万年消磨,法家逐渐势微,就更少人提及。
长靖真人对如何实施刑罚,也不无顾忌。随之,在肖逸引导下,二人又开始讨论“度”的问题。
长靖真人自然想起肖逸刻在龙印石壁上的十二个字来,心中惊叹之余,对肖逸更不敢小觑。“自然度势”即是“度”的问题,主张刑名,掌握刑罚尺度。法家刑罚过“度”而惹民怨,长丹真人也因失之于“度”而不得人心。但是要掌握“度”,又必须由多方辅之。探究起来,实是包罗万象,广博无边。
长靖真人越论越是兴奋,精气大盛,除却头发变白不可再黑,面容竟是越来越好,红光四溢,真可谓鹤发童颜。
只是肖逸走之不成,颇感无奈。不过,他三日论道下来,也是大有收获。长靖真人修为精深,对道法的理解自有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