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九州志之诸子百家 > 正文 第443章 论道(三)
虽微感失望,但也实实在在领教了墨家的风格,又不禁大生敬意。
    墨家居徐州,徐州偏北,便是青州儒家。
    眼看儒家上场,肖逸也顾不得继续深思墨家之道,忙将目光聚集到儒家方向。
    儒家论道者是那季逍城。但见季逍城行到台前,做了个四方揖,朗声道:“天下诸事,不外乎德、怨二字。大到国邦,小到邻里。德则和睦,怨则反目。人生而至死,国立而至亡,无时不在发生。”
    众人听闻“报德、报怨”之题后,只是在想“如何报德,如何报怨”,儒家却将其升华到探究家国大道的层面上。
    众人听其说得有理,无不点头,心想道:“人生在世,说到底还不就是时刻在处理着德和怨吗?对个人小家而言,处理的好,家和邻睦,事事如意;处理的不好,家闹邻恨,事事不顺。对邦国天下而言,好则万事兴焉,坏则邦乱国崩。一切后果,皆因德怨而起。”
    想到此处,众人顿时起了兴趣,心想道:“也不知儒家如何处理这德和怨?”
    只听季逍城道:“曾有儒家弟子问过孔圣人此问题,孔圣人答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德,即对方有德,我亦以德报之。此意明了,毋庸赘言。至于何为‘以直报怨’,外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