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的前夜,逃得快远远比峰值高更重要。
    如果彼得蒂尔没有被那篇《华尔街日报》评论文章拯救呢?“成功组建人类首个支付宝”这个桂冠,还会戴在他头上么?他还会成为后来的facebook大股东、纠集在硅谷叱咤风云的paypal-mafia么?(mafia直译是“黑手档”。)
    互联网大亨的生死,往往就在一线之间。
    有时候一成是努力,九成是运气。成功光鲜的大佬背后,至少有数十倍做得和他们一样好、只是差了运气的累累白骨。
    顾诚之所以知道这些,并且提前搜集了2月16号的《华尔街日报》,完全是因为后世的他看过彼得蒂尔的回忆录《从0到1》。
    有些东西,他不能和丁三石讲,但另一些可以。
    “如果我告诉你,彼得蒂尔为了这篇评论文章,给了那名《华尔街日报》的编-辑200万美金的商业贿-赂,你还会觉得我今天问你开的价贵么?
    他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根本不管《华尔街日报》发文章要多少成本;他只是直白地和对方说:如果你发了文章,我筹到了钱。筹到多少,给你两个百分点。”
    在资本寒冬即将到来的时候,为了筹钱过冬,给风投回扣是再正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