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完全可以理解这种说法。商业创作和艺术创作的考量,本来就不是一个角度上的。
就像二十年后,那些搞网络的网站,也会有很多编大语重心长劝写手:你写那创新玩意儿干嘛?先写本套路小白文,把名气打出来才是最重要的。成神了你才有资格谈创新,都没成神,创新有个屁用?连被人看到的机会都没有。
顾诚后世做过七八年互联网娱乐内容平台的数据总监,这方面的大风大浪、人情冷暖,啥没见过?
于是他很贴心地劝慰说:“伦哥,放宽心,这种事情,咬咬牙就过去了。当年有个编剧找到卓别林,给他看个剧本。卓别林就说:等你有我的名声之后,你就能写这种剧本了,但是现在你还没我的名气,你只能写更好的东西。要么你就给我唐三儿哦不卓别林当工作室的枪手,挂上我的招牌之后再写这种剧本。”
周洁伦迷迷糊糊地,听了顾诚的奇葩言论之后,竟然酒都有点醒了:“三儿是谁?”
“没,就是卓别林,刚才喝大了,口齿不清。”顾诚把说漏嘴的事儿轻轻掩盖过去,心说幸好自己见机得快,果然还是脑子里同类的典故记得太多了,差点说混了。
周洁伦没有怀疑。
然后一伙人就“艺术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