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6个月之前,当时yy网才100多万用户,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估值平均也就两三千万美元。
但是04年暑假,用户突破500万的时候,资本市场对其估值就至少是一亿多了。后来04年底进一步扩展到米国全学历阶层(允许中学生也加入,不仅限于大学生社交,前文有描述),用户量也轻松突破1000万时,资本市场对其估值也涨到了三四亿。
而现在,3000万的北美用户量,上千万的海外英语圈用户量,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估值,至少也是15亿美元,个别激进的迫切求进场的机构甚至开到了20亿。
问题是,如果顾诚认了公司的成长速度,他为什么要在20亿美元的时候就松口呢?
顾诚现在不是非常缺现金流,而他的公司已经滚雪球一样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后续推广也烧不了多少钱。既然如此,在手上再捏个一年,等公司涨到或许50亿,再问有没有人想进场,不好么?
历史上那波跟在彼得蒂尔身后想要入股facebook的风投机构,犯的就是这个错误。
在另一个时空,扎克伯格每次跟他们谈的时候,开出的价格都至少是眼下风投资本们对facebook估值的两三倍之多。然后风投们每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