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步骤,就能把闲置的电脑计算能力整合起来?貌似还挺方便的”。
注:我记得我第一份工作,在一沪江一个手机研发公司当码农的时候,09年就搞过分布式编译。不排除其他行业更早,应该是08年就有了。
顾诚让大家研究这个东西,显然是在为云计算做预演和操练。
然而不理解这事儿的人很多。
那几个被分配到琢磨这事儿的码农,都觉得老板变抠门了:这种事情,犯得着让一组码农花十天半个月去优化么?多买几台服务器才多少钱?这些行业精英半个月的工作时间又值多少钱?顾总怎么突然抠门不会算账了?
负责这个项目组的是一个细心的女运维工程师,名叫叶芷秋,大约27、8岁,研究生毕业后来网络科技工作,已经有三年了。因为是第一次做这事儿,所有代码和设置都要另起炉灶,她手下足足管了十几个人做这事儿,进度却依然缓慢,估计还要一周才能彻底搞定。
叶芷秋很心烦,尤其是前阵子她听说老板最近有可能带大客户或者合作伙伴来参观公司的分布式编译中心。
到时候,可拿什么给客户看呢?
再说,一个编译中心有什么好参观的?网络科技拿得出手的成果那么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