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海外发行版权卖个更好的价钱。
这是一种很现实的现象,比如在大洋彼岸,小众艺术电影如果可以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票房几乎可以立刻额外暴涨2000~3000万美元,很多观众就是瞅着电影获奖了才去电影院掏钱看的。
而国际a类电影节一旦拿个金x奖,那洲级发行权至少也可以多卖600~800万美元,评审团大奖一般可以导致洲级发行权多卖300~500万——这些数据还仅仅是针对小成本的艺术片,如果是商业大片自然可以多卖更多。
背后都是赤果果的利益链条。
像顾诚这样,已经不在乎影片海外发行权卖多少,照样来参加电影节并且大规模屠奖的人,终究是少数。
饶是如此,他最后还是多卖了1000多万美元的海外发行权收益——这部电影虽然早在五月份就在亚洲各地下档了,但是此前并没有安排过任何亚洲以外的发行上映。如今拿了奖,还是颇有几个欧洲和北美的发行片商看上了片子,各自几百万就把发行权拿走了。
能宣传自己三观的事情,顾诚从来不嫌钱少。
晚会结束之后,接了几个片商的电话,客气了一顿,然后交给手下商务谈判人员去搞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