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IPHONE-3G并没有在华夏上市,苹果公司的手机产品首次打入国内,已经是IPHONE4时代的事情了,以至于国人大多对IPHONE产生了精品的印象:价格高,性能也好,关键是颜值好画面佳。
但是如果回去看看那两款没能进入华夏的IPHONE小白鼠级初代机,很多人就不会这么觉得了——当初只卖199~399美元的IPHONE根本用不起视网膜屏这种精度的显示,处理器性能也相对孱弱。
而且因为本时空顾诚把Ipod时代苹果公司在东亚市场的这部分份额给蚕食得差不多了,少了很大一块“奶源”的苹果公司从02年到05年现金流一度受到些许压制,Ipod带来的利润比历史同期少了一成多,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IPHONE项目上的“亏本砸生态”规模。
只有高精重力传感器、GPS芯片、电容触控这些后世智能机的基本标配,倒是在初代的IPHONE上就延续了下来——同期的其他触屏手机,还在大量使用电阻屏,甚至需要带触屏笔。
换言之,华夏市场后来之所以出现了大量IPHONE的脑残粉,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IPHONE在它还处于铺开生态圈子、卖得很贱又性能低劣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