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她都制定好了,一众同学讨论后发现这个计划对于各种资源的应用简直是登峰造极——这里说的是以一个纯粹是学生的角度可以利用到的资源,而不是包含了土卫九能使用的资源。
一众人就在这个框架的范围里,讨论各种细节,丰富计划的骨肉,说话不多的菲碧就在这个过程中,成了众人公认的最终裁决者,没有一个人因为菲碧是一年新生的原因就小看她,反倒是对菲碧的意见极为尊重。
而且,菲碧计划中的很多内容会和大家的学分挂钩,比如,前期挑选受害者的计划就是要找心理学院的教授,经过他或者她的授权得到一个在各个学院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批准,这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展开的一项心理学课题。同样的,还有人需要去社会学院找教授批准一项对于这两年毕业生对与工作选择的问卷调查批准。
这就使得整个恶作剧计划的执行者有了合理的接近和挑选目标的借口。可以说,大家没有质疑菲碧计划的原因就在于,她的计划是建立在整个mit多个学科的教授或者学院同意他们作为公派人员去其他学校活动的基础上的。不到最后一刻,没人会发现他们这些人的真正目的,这样不但能让恶作剧成功,还顺带着得到了学分,简直是寓教于乐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