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碧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并不是像很多学者认为的那样,是随着科技进步导致的生产力提高而发生进化的,而是倾向于少数学者认为的,社会进化的动力来自于一个社会结构的初始建设者,社会结构和经济依存关系规则的最初定义。
有的文明,其天然的文明惯性会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依存关系很难产生根本性改变,就像中国的历代开国皇帝一样,其对社会结构和经济依存关系的制定,依然延续上一代开国皇帝所设置的结构。
所以中国历史上除了秦始皇,后期的所有所谓明君,都只不过是在极有的上下结构关系上修修补补而已,根本没有真正开创性的创新。
同时,历次入侵中国文明的游牧文明,也因为其无法坚守本文明的一些有益的组织结构,反而选择中原文明的组织结构,使得他们也无法逃避缺乏开创性的怪圈——唯有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算是例外,因为蒙古帝国的文明中心,看似在中原,实际上一直都在蒙古草原,当然,这也导致其第二代第三代以及后来的接班人摆脱原文明的速度也更为迅速。
可以把游牧民族的崛起看成是在池塘的浅水区投下的石头激起的池底的泥土,虽然一时之间会把水弄得很浑浊,但是很快泥水就会重新分开,水还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