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说,李家三郎不愧是得过“天授”的孩子,比他两个兄长明事理,懂人情。还有人就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懂个什么?还不是受人摆布的料?如今家里最后一根顶梁柱折了,以后指不定怎么样呢。李二一个浪荡公子,别看名满江湖,但家里的事又能指望他几分?
这些闲言碎语,李乐当然听到了,不过他不在乎,爱说什么说什么,你还能管得住别人的嘴?不过这些闲碎言语也不算空穴来风,府里上下,就有好多仆人,或者管事,或者几路买卖的掌柜,在李勿悲走了之后表现的有些不安分,似是觉得一个小童子当家,好欺负一些,应该有便宜可占。
管家赵安把这些事情告诉李乐之后,李乐就让他稍安勿躁,慢慢等着这些人自己跳出来,到时候就该尝尝小爷的手段了。
丧事办的很好,贵客们接踵而至。其他人来的时候,自有赵安来接待。但是有几位就必须得李乐亲自招呼了。比如大觉寺慧恩和尚,他是李勿悲的“生前”好友,这样的人不能怠慢。还有英王朱重均和世子朱老八,老侯爷孙伯纶以及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于节臣和一些将门人物,这些人都是需要李乐负责出面接待的。
慧恩大师到了以后与李乐寒暄一会儿,说了两句“节哀”之类的话,眉目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