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具体技术操作上,沈奇和玛丽不是一个风格,两人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案去解决ζ(2n+1)的问题。
穆勒教授是导师,他还是希望看到以和为贵的局面,毕竟沈奇、玛丽都是他的学生。
沃什猜想的问题解决了,沈奇集中精力攻克黎曼zeta函数ζ(2n+1)的课题,半个月之后,他希望能彻底打动穆勒教授。
在穆勒教授的四人研究团队中,组织关系并不复杂。
穆勒是老大(正教授级),事业心非常强的玛丽是老二(博士级助教),资历很老但与世无争的乔纳斯是老三(在读博士生),刚来不久的沈奇暂时排名第四(在读研究生)。
沈奇的异军突起对玛丽老二的位置带来威胁,虽然玛丽是沈奇名义上的课题小组长,但她镇不住沈奇,反而被沈奇一文爆衫。
普林斯顿是个讲道理的圣地,有知识有文化有学术实力,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沈奇的论文《丢番图方程沃什猜想的证明》投稿到《美国数学会杂志》已经一个礼拜了,投稿系统显示已通过初审。
“可以啊,美国人办事效率这么高?”沈奇莫名有几分激动,《美国数学会杂志》是四大期刊之一,一年只出四期,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