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为尽可能多的人快速建造可以抵御紫外线的安全舱成为当时政府的首选任务。
筛选尽可能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成为当时的动植物专家们的首选任务。
水稻,不能说被放弃了,只能说在大数据下,它的性价比太低,低到直接被忽视了。
等到专家们碰头,才发现每个人都以为水稻肯定会被纳入,结果没有一个人去这么做。
如今,世界植物银行里目前还有不到一百粒的稻谷,以密封、低温、干燥的环境保存。虽然这些稻谷经过这种方法得以保存下来,但已经无法种植,食用的话更没有意义。
而7d打印机打印完全脱水的食物,之后如何去除毒素,目前还在研究当中。因此,即便是安全区的永久居民,除了年纪在四百岁以上的可能吃过大米,大部分还是从未吃过的。
若是能有一粒还存在生物活性的稻谷,以绿色工坊现在的种植技术,完全可以重新培育出水稻这个物种。
只可惜当时这个觉悟还没有,以为环境恶化没那么迅速......
但现在——通过李乐辰的直播镜头,大家看到的不是一粒两粒的大米,而是一整缸的大米!
虽然也没有生物活性,但特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