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跟任何外面的公司都不太一样,这里是按照每个学年来更迭的,几乎本能的都会感觉到每年会有大量新鲜血液涌入这里,生机蓬勃的学创中心必然会扩大规模,但同时也会淘汰不适合这种工作状态的人手。
所以除了老郑带领接待、前台这部分内勤人手,跟沈蓯雯这财务总监在办公室呆得多点,其他人手基本就分成谷山和徐沐荣这两部分忙得脚不沾地!
谷山能侃会说,还有些成功学煽动的影子,搭配几个副手,主要就负责对新项目的考察引导,帮助申请人从学生向创业者转化,从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改变,谷山大量的失败经验这时候却成了他的宝贵财富,说到底他曾经那些创业失败案例,都是无根之水,没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乱七八糟项目,还没有坚持的恒心。
这些大学生项目就不同了,跟内裤组类似,都是在自己专业上找寻出来的科技含量,譬如智能机械手臂、智能识别系统、生物工程、材料、机械工程这些项目,都是在自己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哪怕有几个新媒体、互联网方面的申请小组,也是有自己特色的思 路,他们需要的就是指导和资金。
谷山这五六个人就主要干这个,能说善道的叶落落也是其中的骨干。
徐沐荣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