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成年,就没有便宜好占了。所以,十二三岁中秀才最好。”梅康低声道:“前几日我找人打听过了,今年因为朝廷外察岁考,我省的童子试无法如期举行,特延期到下月初六开始。老三必须去争取一下,如果过了童子试,后年十四说不好老天保佑让他得个举人。否则,拖上两年,他一满十六,只怕就没戏唱了。因此,今年的童子试,老夫是誓在必得。哎,咱们家这些年就没出过有功名的读书人,在场面上行走吃的亏还少吗?”
明朝以科举取士,但科场上有个特别,喜欢录取神 童。这除了有考官想要章显自己的文教之功捞政绩之外,估计也有文人特有的想要成就一翻佳话的趣味。
实际上,一旦有神 童被发掘出来,顿成朝野美谈。远的有嘉靖初年十二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进士的杨慎杨升庵;近的有嘉靖十二岁中举,二十五岁中进士的张居正张白龟。
可见,科举场上也要出名得趁早,年龄就是优势。
“原来如此。”老妻恍然大悟,又哼了一声:“还是那句话,天下的教书先生多了,没有他王屠户还吃带毛猪,咱们也不用去请什么扬州、南京、苏州的先生,我看这县里就有的就是大才子,就近请一个就是了。”
说罢,她就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