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家比武,通常说来,有武斗和文斗两种方式。武斗比较简单直接,就是互相亮出拳脚,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干脆利落,简单直接。胜就是胜,败就是败,一目了然。缺点是拳脚无眼。万一打到激烈处,双方都收不了手的地步,便很容易会打死人
了。
文斗则比较文雅。就是相互搭个手,试试劲。假如武艺精深的话,只要一搭手,就知道谁的功夫比较高了。倒退一百多年,晚清民国的时候,这种文斗方式在武道界里面,是十分流行的。因为武功要走向上层社会,一味好勇斗狠,打生打死,根本不可取。无论是哪个时代的达官贵人,都会觉得这种行为很粗俗
,属于匹夫所为。
相反,这种搭手试劲的方式,一来可以分胜负,二来则不至于伤人,三来更是文雅之余也不失安全。如果再能学和尚打机锋那样,来两句听起来似乎很高深莫测的话,那些上流社会的人就更加喜欢了。
也只有让这些上流社会的人士都喜欢了,才能得到资本,对武术进行推广和传播。
当然,说是文斗,其实也可以非常狠。搭手的时候,如果自己功力不及对方精深,很容易就会被对方狠狠摔个筋斗,当场来个嘴啃泥。又或者再狠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