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姬常在北山小溪里,抓了四种鱼类,和一些虾类。
其中,山鲤、马口鱼有二十多尾,还有几条泥鳅。
山鲤不像普通的鲤鱼,能够长好几斤重,半斤以上的山鲤都十分稀罕了,一般都只是二三两重。
但山鲤的肉质十分鲜美,而且反应也比较机灵,很难抓到。
马口鱼,嘴巴大,有倒钩,像马嘴,所以才称为马口鱼,是一些山林小溪特有的鱼类,也是一种长不大的鱼类,身型细长,鱼刺比较少,肉质嫩。只是这种也很半斤的几乎见不到。
相对比较好捕捉的,便是小溪里的嘎鱼,也叫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这种鱼背上和鳃边都有一根坚硬的刺,抓的时候很容易伤手。
但是,这种鱼无论红烧,还是爆炒,都很好吃。
而且鱼刺,比马口鱼还要少。
姬常拎着一个小竹篓,里面的鱼和虾蹦蹦跳跳,跟姬常的心情一样高兴:“啧啧,这可都是山间野味啊,完全没有污染的好东西,五星级大酒店都不一定能吃得到。”
回到家之后,姬常将山鲤挖肚解剖、刮鳞去鳃,洗净放在一处。
十来条马口鱼,姬常只是刨腹去除内脏、没有刮掉鱼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