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划算,但若是野山杏的成本降低呢?”姬常目光灼灼的盯着邓妙文。
“据我了解,一斤野山杏市场上卖差不多五十,也就是说它的进价至少不能低于25一斤,有可能更高。就算姬先生进价会低一些,能多低?!一斤野山杏,据估计最多能生产出1215瓶饮料的样子。”
邓妙文不是讥讽嘲笑姬常,而是这是事实分析。
“这个邓厂长就没必要问得太清楚了吧。”
既然是独家生产,想打品牌,就像销售野山杏、以及野山菌那样,姬常自然要做到垄断才可!
不是他不想告诉邓妙文,而是真的没必要。
“姬先生真打算用野山杏生产饮料啊?大概能生产多少?”姬常不愿回答,邓妙文自然没有强求的道理,大家是合作关系,都有钱挣、各自满意才是最好的结果。
“我先说一下成本,”
不等姬常回答呢,邓妙文已经当先开口了,“以塑料瓶为例,一瓶的成本费用,我方大概会收取一块钱!若是用铝的,生产成罐装,成本费再加三毛若是铁的呢,只需加一毛五您看能行吗?”
毕竟这三种材料,价格不一样嘛。
邓妙文算的很清楚,若是饮料厂向其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