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算过了。一亩地玉米产量最少收九百斤呀,土豆一亩地产六千八百斤。”
张子筠瞪大了眼里道:“土豆亩产六千八百斤?怎么可能?”
她虽然不通农事,但起码得常识还是有的,明朝粮食产量基本在一百二十斤到二百斤左右,听说江南那边最好的地也不过亩产四百斤,这几年干旱都是减产严重。
王越摆手笑道:“玉米是晒干了的,土豆是有水分的,如果是干的估计也就一亩地三四千斤。”
他见沈有福没提旱稻,问他道:“福叔,旱稻一亩地产量多少?”
沈有福笑着道:“旱稻一亩地产是四百斤。不得了啊,不得了。”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王越知道这是没有育苗的结果,今年时间紧,明年上超级杂交稻种子,产量非吓死明朝人。
他吩咐道:“福叔,赶快收吧。子筠和郭彦昌你们商量一下,从各处抽调三万人力帮助收获,再让王鹏远把农用车都派出来。另外各县的团练大概能抽调一万人,天策军再抽调三千兵力帮忙。加上农业口三万多劳力,人力基本够了。这些作物收完,冬小麦也该下种了。”
石景山工业区建设,吸引了大部分流民放弃土地进厂做工。一个月三两银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