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大暑,土坯房内的几名少年匠师都打着赤膊,汗潺潺而下,手锻炉里炭火烧得红热,扑来的热气火烧火燎般,叫人在土坯房里呆上须臾,便热得吃不消。
沈漾、郑晖、张平等人陪着三皇子,虽然站在土坯房外,也是汗流浃北,看到里面建有两座手锻炉,韩家的匠师拿着火钳夹住粗铁棒放入凹形炉膛之中烧得红热,还有几个奴婢正拿皮囊风排从底部往炉膛里鼓气,待铁条烧得发红软化后,将铁矿粉一点点洒上去,再拿火钳夹住不断的翻滚。
张平、王琳等人只是看个热闹,站在室外都觉得热得不行,但郑晖却知道这是从汉末就流传下来的炒钢法。
郑晖虽然统兵之将,但他出身黄州郑氏,乃是衣冠世家,之后因为荆襄战乱频生,郑氏子弟才弃文从武,但从小也是饱读诗书,所以在襄州城面圣对答之后,才得到赏识,被直接提拔进郡王府,担任咨议参军事。
咨议参军事在郡王府诸官阶里,仅次于郡王傅及长史、司马三职。
在淅川大捷之后,很多人都判断三皇子封郡王、亲王,韩谦应该因功出任王府咨议参军事才是,谁能想象韩谦到最后在郡王府只是以文学从事兼领左司而已。
黄州也有好几家炼铁场,所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