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都是从军府工曹直接讨要过来的,底部装有两只把手,每只风橐都由两个奴婢抓住把手操作往锻炉里鼓气。
只是这种人力风排,极其耗力,韩谦暗感这两个奴婢都干不了半个时辰,手臂就会酸麻得抬不起来,需要换其他人上阵。
也许是炉温有限的缘故,韩谦他们在锻造室外看了好久,都没见放入工作槽中的生铁棒烧红,韩谦喊了一个少年匠师出来,问过这么烧要过半个时辰,才能将一枚生铁棒烧得半软,这时候才能撒铁矿粉上去翻动,让生铁矿粉一点点的烧入红热的生铁棒条之中。
韩谦心里想这难怪即便是只能造农具的粗钢,售价也如此高昂,而从粗钢到造出农具,还要经过进一步的锻打成形。
这难怪三国时五把名刀要造三年,而当世即便已经掌握这种加热后撒铁矿粉进行脱炭的炒钢技术,但一等一的上品刀剑也确实要卖数十万钱,才能回本。
而韩谦哪怕是粗略的看过一遍,也知道他着手后能进行提升的空间有多大。
其他不谈,加热锻件的工作槽至少要改成封闭式或者半封闭式的槽室。
当世人不知道,但韩谦知道开放式的工作槽,炉焰热力通过对流及辐射,大量散溢出去,而封闭式的工作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