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十里、高逾百丈的亭子山控制在手中。
殷鹏赶到亭山大营时,韩谦就站在南岸河滩前观战,他也差不多得以亲眼看到棠邑兵与寿州军今天这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场全过程。
早初淮东诸人十分担忧韩谦为保存实力,不会在北岸积极应战,但十天前韩谦为了能在浦阳河流入滁河的河口位置建立营寨,在三十多里外的浦阳河口与温博、赵明廷率领的寿州军大打出手,规模已是不小,叫淮东彻底放下心来。
而殷鹏也早就从斥候传回来的信报中,知悉诸多细节。
浦阳河口一战,棠邑兵还是占据到一定的地利。
毕竟在温博率精锐步卒赶到准备强攻之时,棠邑兵先在北岸河口建立一定的营壕防御,又利用在兵甲战械方面的优势,予寿州军重创,最终迫使寿州军主力退入滁州城,坐看棠邑兵在浦阳河口立足。
殷鹏还以为韩谦获得这样的胜利应该知足,后续只需要分兵滁河南岸以及大刺山西麓、经滁河分流入长江的武寿河东岸建立营寨,差不多就能将包括大刺山在内,往东到棠邑近百里延长的区域控制在手里。
虽说朝堂许韩谦在棠邑编两万正卒,但韩谦在叙州仅有三千精锐作为底子,即便能从左广德军旧部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