艘大舰正是棠邑水军在长江之上充当主力战舰的列桨战帆船,船上除了必要的控帆水手外,仅有少量的护卫兵马。
看到这一幕,杨致棠心底一宽。
作为约定,杨致棠请旨前往扬州视察军情,实际是正式承任起说亲重任的动身之日,便是棠邑移交第一批战船之时。
有这两艘最多能容纳三百战卒、两百船工进行作战的列桨战帆船,龙武水军才能算是有些规模。
不要说传出来的风声了,右龙武军派人登上鳌山岛大兴工造,便足以叫朝中将臣看出端倪了。
不过,就算看出寿王杨致堂有在鳌山岛先修建水军大营及坞港的意图,在很多人的眼里,只要出身宗室的杨致堂是拥护朝廷的,不管寿王府此时与淮东、与黔阳侯走得多亲近,在鳌山岛修建水军营城,从长远看都是有利于朝廷的。
要不然的话,不要说梁军了,倘若淮东军、棠邑军有朝一日心存异志,从北岸渡江南下,在金陵城左右两侧登岸,长江之上都没有一个抵挡。
至于是重建大楚水师,还是作为权谊之计,先在右龙武军旗下新编一部水军,在很多人的心目里区别并不大。
当然了,即便杨致堂执掌枢密院,在中枢财政如此捉襟见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