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军民被驱赶到决口以东的赵塘堤两岸,每日将数以十万担计的沙石泥土运入河道之中修筑拦河大坝。
与四百多年前南梁国于淮河中游修造浮山堰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冒险行动不同,赵塘堤附近的禹河积淤极其严重,同时上游禹河绝大部分来水都从西侧的决口往南泄出,使得赵塘堤附近的禹河之水,在三月中下旬时实际流面都不到二百米宽,而最深水位仅有一米稍过一些。
也差不多是三月底的时候,蒙兀人在赵塘堤附近,就极快的成功对禹河形成截流,后续只是将拦河大坝不断的加宽、加高,甚至试图修造一条直接横跨禹河、通往南岸的驰道,以便蒙兀人在怀、卫等州的兵马能直接进入南岸武陟等地,或进攻汴京西翼地区。
倘若棠邑拖到这时候才姗姗来迟的对这一切做出反应,前后就将错过近三个月、极珍贵的应对时间,除了将数以万计的军民,都从寿春、霍邱以东地区撤出去,放弃寿春城及附近多达五六十万亩的灌溉区之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进入四月,禹河上游的渭河平原以及更北面、更西面的西北地区,以及许汝陈宋谯颍以及西翼的伏牛山、嵩山等山脉、淮河上游北岸的柏桐山、淮阳山都相继进入雨季。
而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