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独立团自成军后第一场大战时,都无一例外的会把武藤信义拉出批判一番,认为如果不是他轻视了独立团的存在,以日军的炮火强度和远远超出的人数,足以在独立团还未完全准备好,弹药储存不足之际攻克罗文裕。
可是,武藤信义不仅忽略了,而且还在喜峰口遭遇第29路军顽强抵抗遭受重大损失之后依旧恼羞成怒的继续进攻,只到3天后才认为应该找守军薄弱的罗文裕的麻烦。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武藤信义再出昏招,否决了第8师团长西义一的提议,在150里以外的关东军野战司令部发出电令,认为罗文裕段不过一个团2000人在驻守,应以主力继续攻击喜峰口以牵制第29军主力,派出一个7000余人旅团配以两个炮兵大队便足以将罗文裕拿下。
于是,可怜的第4旅团成为了武藤信义司令官一道看似很合理军令下的牺牲品,成了已经完全准备好的独立团无数熠熠生辉战绩的其中之一。
当然,军史学家们并没有就此就把刘浪放上了历史最高的奖台,同样,他们对刘浪也做出了批判,他们认为刘浪孤军前进将所有重型装备和弹药远远丢在后面也同样是个极为愚蠢的行为。
如果,如果日方的司令官没有被持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