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日军做出特别说明,10名日军的阵亡地点也是在黑锅顶。否则,第29军的两个团的战绩将会往上翻上一番不说,还会另外加上10名日寇的成绩。
当然,就算如此,288团和289团两团的战绩也足够耀眼,八辆日寇的坦克啊!可以说,这战绩一点儿也不比独立团昨天打下十架飞机差。
因为对华夏来说,飞机恐怕还是有几百架的,但这坦克,是真没有。
中华民国的“装甲兵之父”徐庭瑶也是率部在参与长城抗战之后,在看到士兵们虽英勇抗敌,但依旧在日寇的坦克大炮下败下阵来,才决心发展装甲部队,并在1935年从英国购进了32辆坦克,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陆军装甲兵团”,经历了1937年的淞沪大战之后又扩编成立了日后在昆仑关大战大放异彩的第200师。
不过,相对于第29军闪瞎眼的战绩,国人们对柳雪原笔下的288团第9连中尉连长李国斌和第9连第3排第五班上士班长李大裘这对同上战场的父子兵的故事更关注。
少年李国斌因误会负气出走考入军校投奔军旅,而父亲李大裘为守护儿子也毅然投身儿子所在部队,本就有积怨并为避嫌,当连长的儿子和当班长的老子的关系竟然整整三年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