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使建议出30万中国劳工并配10万杆枪,听从英军指挥奔赴一战战场,再次被拒绝。
中国政府并不愿意放弃这次“军事外交”的机会,连续几次向协约国提出参战请求,可都是因为种种原因以及日本的阻挠而破产。不过,梁士怡为了使中国参战的愿望最终得到实现,提出了著名的《以工代兵》的计划,就是用工人代替士兵奔赴欧洲,不过不是直接到前线参战,而是参与欧洲各国生产及建设。彼时欧战正打得如火如荼,大量壮丁被派上战场,欧洲各国国内劳工紧缺,尤其是法国更是劳动力匮乏,中国这一建议自然是犹如雪中送炭。
于是乎,近20万中国劳工就这样远赴重洋来到了欧洲,法国大约五万人,英国10万人,俄国也有四万人。来到异国的中国劳工进入各类工厂,甚至直接帮助协约国军队运输军资挖掘战壕,算是间接的参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因为了有了这个计划,刚刚推翻封建社会的中国才有机会跻身巴黎和会,真正让中国进入了国际化的开端。
当然,这20万劳工不是白白去劳动的,根据当时定的协约条款,中国劳工在欧洲各国的各种工作都是按时薪付费,收入还是要远高于国内的。
当时的劳工们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参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