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架着机枪来回左右摆动,一米见方的射击口足以让他将子弹呈现扇面扫了出去。
上等兵也终于知道为何这个大块头中尉需要人帮他扶着子弹带了,因为子弹消耗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稍一不慎就会卡壳,飞溅的滚烫的弹壳犹如雨点一般落到地上或者他的头盔上,甚至是手上,烫得他痛彻心扉,但他却根本顾不得躲避,甚至连机枪造成的战果是什么样他都不敢多看,唯恐手中捧着的子弹带因为角度的关系导致机枪卡壳。
上等兵许岳只看到手中的子弹飞快的被消耗,但他却没看到日军步兵遇到弹头的模样,但日军却是看到了。
那不叫弹雨,应该叫弹鞭。
一条火红的由弹头组成的可怕鞭子,犹如死神 手中的镰刀,在来回收割。
死神 收割的,自然是人的老命。
战场上中弹的人很多,但并不是说中弹就必死。只要不是当场打中要害或者又有机会手术并顽强的扛过细菌感染关,还是最少有百分之三十的人能活下来的。绝大部分在战场上当场战死的士兵大多是死于炮击伤,被可怕的冲击波轰中的后果其实远比看似能造成血肉模糊的子弹更要可怕的多。
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后统计都证明,死于炮击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