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在疯狂的追寻进士的功名,这样下来好处多多。
大明立国这么多年,科举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秀才有多少?
年纪大的朱翊钧都不害怕,只要能干事就成,这也是朱翊钧选择海瑞为县令的原因。凡是能够在海瑞手下坚持下来的公务员,并且得到上等评级的,那绝对是可以用的。
看了一眼海瑞,朱翊钧心里面感叹:“海瑞果然是强人,这种事情都能做。”
“那个海爱卿,你可以写一份公务员守则,仿照你那本《督抚宪约》,把个人操守以及需要遵守的全都写上,写完给朕看看,以后公务员的考级就按照这个来。”
这个公务员的政策,朱翊钧一点都不担心推行不下去。
虽然朝廷上都是进士说的算,可是进士多少,秀才多少?这个政策一出去,那肯定会受到秀才的欢迎,朱翊钧不相信哪个官员敢站出来反对。
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官,提携后进,那都是美名,可是堵了公务员的路,那就等于断了他们的升迁之路。
虽然心里面担心,可是没人敢做,因为你一旦做了,那你就等着被骂吧!
海瑞一听皇上让自己制定公务员守则,连忙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回去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