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礼部尚书的排名还要在工部尚书之上。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方逢时年纪大了。
六十五岁,还能有几年好活?加上他的身子一直不好,这些年他一直在西北边疆任职,可以说吃了不少苦头。身子不好,年纪大了,调任礼部尚书也是应有之意。
朱翊钧对于这个提议倒是不想反对,不过自己要是只给方逢时调去礼部,估计他就该多想了。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一旦多想他就辞官,这对自己安抚老臣是不好的。如果被老臣误会自己看不上他们了,那就麻烦了。甚至可能别的臣子也会说自己刻薄寡恩,那就更麻烦了。
“去礼部也不是不可以,不如就入阁吧!”朱翊钧想了想,觉得这么干可以。
方逢时任礼部尚书,然后入内阁,也省的自己在找新的内阁大学士了。按照方逢时的年纪,内阁大学士也做不了几年了,等到他辞官,曾省吾就该从宣大回来了。
这个安排很不错,只不过方逢时不是翰林出身,想要方逢时入阁,那就得打破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惯例。
当然了,朱翊钧自然不在乎什么惯例,比起内阁的词臣,朱翊钧更喜欢在地方干过的务实官。加上方逢时和王国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