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即是地方官员谁交上来的钱粮多,谁就能升官,反之下台。
地方有肥有瘦,有的地方土地肥沃,交的钱粮多,那个地方官当然爽了。
不过老少边穷的地方也莫着急,吏部考核还有一条就是“人均!”
你地方交纳的钱粮多,但人多,一平均起来,人均少了,那得多努力,提高人均水平。
有的地方贫瘠,但上了个大项目,一下子就人均大增,那就是地方官的本事。
所以吏部考核是一个综合平衡,且慢,交纳钱粮不能够违反法律,要是盘剥过多,引发辖地民反弹,上告到朝廷,地方官就被追究!
对地方官员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地方官以“发展经济,导致官员搜刮地方,盘剥民众”为由,认为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求去。
也有的官员没本事,不得不求去。
更有的官员是以此挟制朝廷,逼朝廷改弦易辙。
朝廷官员的培养绝非儿戏,不是开个学习班就能够派上用场的。
在发展经济方面,明朝的地方官员不及东南府官员,但他们在稳定社会方面,东南府的新官员空降到地方上也是不行的。
还有,读书人对科举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