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商品化政策后,从客观角度上说,是真的改善了华夏相当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城市人口的居住条件,实现了最初目的。而住房商品化之所以被妖魔化,其实也只有两个原因:一、住房商品化推高了房价,而房价又推高了消费,构成实质性的通货膨胀,影响了老百姓的实际利益。二、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实际上,这两点没有一点是住房商品化造成的,真正推高房价的,并不是住房商品化,而是土地财政。房地产是暴利行业没错,但其暴利是指可以使用大量资金杠杆为自己谋利,在杠杆的撬动下,单个项目%的利润对比其实际投入资金就是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回报率。
地产公司开发项目,一个项目完整的开发周期大概三年左右,单项目平均利润率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年利润率只有%,这样看来,地产利润还高吗?
即使把这百分之十的利润都减下去,房地产商义务劳动,一分钱不赚,喊着买不起房的人就能买得起了吗?不,还是买不起。
至于土地财政,在某种程度上说,同样是功过参半,但过的那方面同样也不是不该卖地,而是不该由地方卖地。
经常有人说没有土地财政就没有了全国这么多基础设施建设,高铁、高速公路等等